长征七号发射平台的关键控制件四通均流阀承担着火箭发射前姿态调整控制的重担。四通均流阀允许的最大公差是两丝,加工粗糙度仅有1.6微米,73个孔要在两天之内不停机加工完毕,保证100%的合格率。这样严苛的加工要求,韩利萍实现了。而大国重器背后的大国工匠,不仅只有韩利萍

长征七号发射平台的关键控制件四通均流阀承担着火箭发射前姿态调整控制的重担。四通均流阀允许的最大公差是两丝,加工粗糙度仅有1.6微米,73个孔要在两天之内不停机加工完毕,保证100%的合格率。这样严苛的加工要求,韩利萍实现了。而大国重器背后的大国工匠,不仅只有韩利萍一位。今天,小编给金粉们介绍几位杰出工匠,修复600多台航发、手工焊接精密部件、加工长征系列发射平台关键零件……她们是谁?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平台关键零部件加工出自一位有着近30年航天蓝领生涯、身怀“毫厘不差”精湛技艺的数控操作女工之手。她就是十九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韩利萍。


可谁能想到,刚参加工作的韩利萍却是机械加工行业的门外汉,看不懂零件复杂的内部结构图。于是,她每天利用家中的土豆、萝卜切出零件模型直观消化理解图纸。就是靠着这样的台下苦练和“毫厘”不舍的执着,她慢慢地成长了起来,如今,她已成长为一名航天企业为数不多的精通操作、编程和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为例,活动平台重1800余吨,有两个篮球场大。四通均流阀体是长七发射平台液压装置的关键控制件,不足200毫米见方的工件上大大小小分布着各种规格的70余个阀孔,每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公差之间,这相当于头发丝的1/3。这些阀孔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射平台支撑装置起降的精度和平衡度,稍有误差甚至会导致火箭发射无法精确入轨。

面对一个个难题,韩利萍有着“独到”的加工思路。“小孔、深孔、斜孔先行”“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原则、切削参数的合理匹配等全套工艺参数是她多年操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她确保零件加工一次成功、万无一失的“绝活”。在声音嘈杂的车间里,通过聆听机床运转、刀具切削和加工振动的声音,观察铁屑颜色、形状变化、工件表面刀痕,她就能够准确判断出刀具的磨损程度和零件切削过程中的微变形量,及时进行修正补偿,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凭着这些“绝活”,圆满完成了多项重大宇航产品地面发射设备的生产制造。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